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292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蘇寧收購國米:提升中國足球水平?洗黑錢?還是另有原因?

$
0
0

中國資金收購歐洲球會漸成風潮,最新的一宗是中國大陸零售巨頭蘇寧收購意大利豪門國際米蘭,不只引起足球界矚目,連中央電視台也指它不合理,涉嫌洗黑錢。但是,蘇寧集團則指這有助提升中國足球水平,以及推廣集團在海外的業務。

我們請來經常報導及分析中國及歐洲足球的麥馬高來回答以下問題,麥馬高是「香港獨立媒體網」專職記者:

1. 蘇寧是一家銷售家電連鎖集團,它甚麼時候開始涉足足球界,營運國內球會,成績如何?

蘇寧集團在2015年12月21日入主中國超級足球聯賽的江蘇省足球隊。蘇寧電器集團成為球隊冠名贊助——「江蘇蘇寧」。球隊在蘇寧入主的第一個球季,成為國內「三亞王」,分別在中超、中國足協盃和中國超級盃奪得亞軍。無獨有偶,三個賽事都是屈居另一中超豪門「廣州恆大淘寶」。

江蘇蘇寧在2016曾聘請來自韓國的崔龍洙任主教練,但球隊在今年中超聯賽積分榜曾敬陪末席。在季中改由曾執教皇家馬德里、祖雲達斯和英格蘭足球代表隊的意大利名帥卡比路接任,成績仍未見太大起色;蘇寧入主後的成績只可說是好壞參半。

2. 為何國內眾多像蘇寧這樣的民企有興趣經營球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熱愛足球,已不是甚麼秘密和新聞。國務院前年3月便曾發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方案開宗明義指出,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央決心以振興足球作為發展體育運動和建設體育強國,內容有五十項政策建議。簡而言之,國家支持全方位大力發展足球。

珠玉在前,廣州恆大淘寶在2013及2015年先後奪得亞足聯冠軍聯賽冠軍(亞洲球會級最重要的賽事)。國內民企均希望透過投資足球,成為另一支「廣州隊」,從中獲得無形的政治實力。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去年2月便豪言:「三年內奪得中超,五年內獲得亞冠。」他又表明,希望透過蘇寧的投入,帶動更多國內的關注,令更多企業參與和幫助中國足球的發展。

3. 蘇寧的副總裁孫為民說,投資國際米蘭是為「更深入學習國外經驗,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和訓練體系,提升國內足球水平」。過去也有中國企業或企業家收購或投資歐洲球會,有沒過去的事例說明這能提升國內足球水平?

蘇寧控股在去年6月6日以2.7億歐元收購意甲勁旅國際米蘭的七成股權,中資近年染指各國聯賽球隊的例子越來越多,出價亦越來越高。

先有由浙江商人夏建統在去年5月用上6,000萬英磅收購英冠老牌球隊維拉,再有廣東商人賴國傳牽頭的財團在去年9月用1.75億英磅收購近日訪港的英超球隊西布朗。另一商人李勇鴻牽頭的公司早前亦完成收購國米同市球隊AC米蘭。然而,是否能從中學習國外的經驗和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和訓練體系到國內,現階段仍然無從得知。

先是中資收購的球隊的和國內職業球隊如何作具體「合作」已成疑,更遑論能提升水平。唯一「合作」倒有點令人尷尬,西布朗早前從荷甲球隊維迪斯引入被喻為中國未來前鋒希望、年僅20歲的張玉寧,但他不符合獲取英超勞工證資格,只能先外借至德甲球隊雲達不來梅。

再者,中國國家足球隊在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的十二強賽仍位列榜末,雖然在數字上仍未出局,但球迷均打定輸數,對「世界盃」已不寄予厚望,只希望意大利名帥納比領導國足在2019亞洲盃爭取佳績。

還有的是,在中超球隊動用天價收購及屢創新高的週薪引入大牌球星。中國足協早前便提出修例,規定球隊必須在正選陣容派遣至少一名U23(廿三歲或以下)球員和僅三名非中國藉的外援球員,比亞洲球會賽事的3+1制度,即三名非中國藉及一名亞洲球員;設下更高的門檻。此舉被普遍認為,是要迫使國內球隊發展和重視青訓,同時減少依賴外援球員。提升國內足球水平?目前還是只能「先安內」了。

4. 蘇寧的副總裁孫為民也說,收購外國球會能「把中國製造的產品更有效率地帶到海外」,有沒有過去的事例支持這個理由?

對於孫為民「把中國製造的產品更有效率地帶到海外」的說法只能說是「無從驗證」。

除了上述曾提到的西布朗、維拉和國際米蘭外,心水清的球迷應該記得,國內首富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在2015年便用4,500萬歐元收購西甲球隊馬德里體育會的20%股權。他在去年便曾經就馬德里的地標「西班牙大廈」和當地政府就重建問題引起爭論,鬧得十分不愉快。

唯一帶到外的東西似乎是集團的名字和品牌,馬德里體育會的主場球場正進行重建,球隊的新球場冠名是萬達大都會球場。此外,有西布朗球迷早前便不滿,球隊在中資入主後,球衣的心口主要贊助再次被中文「佔領」,名字正是賴國傳的「棕櫚股份」公司。

ddd

5. 國際米蘭欠債累累,虧蝕嚴重,蘇寧還斥巨資收購它,它是否有其他原因?

去年的中國足協盃決賽,筆者在比賽現場。位於南京奧運體育中心內的「蘇寧體育官方旗艦店」同日開幕,意味著國際米蘭正式成為江蘇蘇寧的衛星球會。對,你沒看錯,是堂堂十八屆意甲冠軍成為中超球隊的衛星球隊。旗艦店內不止售賣江蘇蘇寧的球衣和精品,還有國際米蘭的球衣和精品,還掛有朗拿度、辛尼迪和巴治奥等一種米蘭名宿的肖像。蘇寧選擇收購國米的原因簡單,國內當時有一句話十分流行:「我要你的虛名,你貪我的錢」。說到底,因為習總的足球夢,令國內集團和富豪不斷出手收購外國球隊;但是否走資的新途徑,國家已心裡有數。

說過回來,其他原因是有一個的。承上曾言,中國足協修例限制外援數目後,江蘇蘇寧便將陣中的澳洲籍球員辛貝利外借至國際米蘭。勉強來說,把球員外借(下放)至衛星球會實屬平常事,但外借至水平較原效力球隊更高的聯賽則有點聞所未聞吧。

6. 是否有證據說明過去中資收購海外球隊會與洗黑錢有關?例如楊家誠收購伯明翰城足球會?

目前來說,在楊家誠以外,尚未有其他罪成案件提到中資收購海外球隊會與洗黑錢有關。針對這個問題,容許筆者多扯遠點說歷史。

而在國內,中超多支球隊中,廣州恆大淘寶、廣州富力、上海綠地申花和河南建業等,冠名贊助的母公司或子公司都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相信運作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監管。

不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目前正身陷囹圄的前重慶市市委書記薄熙來,其「家臣」徐明是國內前班霸大連實德的主事人。留意國內足球的,不可能不認識曾八奪聯賽冠軍的大連實德。但隨住薄熙來在2012年起開始失勢,徐明被指參與洗黑錢和多宗股票內幕交易,實德集團欠債高達120億元。

曾孕育張恩華、孫繼海和郝海東等名將的大連實德最後被收購,國內從此再沒有大連實德這字號,徐明更病死獄中。面對中央電視台今次的點名批評,蘇寧集團難免會有點如坐針氈。


街場打龍

$
0
0

龍門,可能係足球場上最少人自願擔任嘅位置,畢竟人人都想出嚟踢㗎啦,但當冇專業龍門時,幾唔想打都好,都要搵個人做龍門,呢個時候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猜輸打龍】

「知唔知我係邊個?包剪揼港隊代表!」

人人都心想事成,就會天下大亂,唯一最公平、用最文明嘅解決方法,就係猜包剪揼(有時候會玩包揼、剪包、包剪、揼剪、多出少做……)。猜剩最後兩個就係最緊張時候,猜輸嗰個就會扯晒哮:「我屌,又係我做龍!」猜贏嗰個通常會拋出一句:「話咗係你做㗎啦!想贏我省港澳包剪揼代表隊?」、「死入去做龍啦!」

【入波打龍】

「最公平,入波嗰個打龍,一於咁話!」

當處於大家唔願猜龍嘅膠著狀態,呢個時候總會有條契弟忽然提議:「入波打龍」(通常講嗰個人係最冇可能入波)。正因為咁,去到龍門口死都唔肯起腳,係都要猜番出嚟,直至去到無可奈何要起腳先入,然後入波嗰個就會死死地氣死埋去龍門口:「哎呀,入波要打龍呀。」

【被逼打龍】

「我唔係好識踢,可以踢咩位?」
「龍門啦!」

被逼打龍情況,係每個初學者必經階段,因為龍門呢個位置唔使腳法(你以為)、唔使技術(你以為),你唔驚波就得,而最大原因係唔想俾你出嚟踢「搞彎」隊波。(註:唔會分配頭盔、護目、手套等保護裝備)

【踢到攰打龍】

「喂……攰呀,你踢,我打龍……」

隨住年紀愈大,體力愈係後勁不繼,以前走足全場未喘氣,大個咗衝幾次刺就扯哮兼擰頭。夠人嘅話都仲可以換人,唔夠人就要輪流打龍,踢到攰就係最自願打龍嘅時候,分分鐘你想打龍都冇得你打,因為打龍嗰個都係攰先打龍:「唔換呀,我攰,你繼續踢。」

【真心想打龍】

識打龍同左腳球員,從來都係可遇不可求。當然有人真係鍾意打龍,但多數都係對面隊。

【失波打多次龍】

「你特登㗎?打多次龍啦你!」

雖然冇明文規定,但大多數情況都係失波先換龍。唔想打龍嘅人,就會放水扮守唔到(只限冇人跟隊嘅時候),但如果放水太明顯,通常會被隊友屌番轉頭,然後叫你守多次,最後偷雞唔到蝕渣米。

【未掂波打多次龍】

「龍門未掂波,打多次龍啦你!」

有時候入波唔需要好長時間,可能第一個攻勢就「NEXT」對手。除咗失波換龍之外,有時贏波都會換龍,但唔好意思,龍門未掂波通常都會「被要求」打多次,鬼叫你未掂波。所以打龍嗰個最希望後衛回傳一下,掂一下波都叫掂呀!

【咁都射唔入死去打龍】

呢個情況最常見於前鋒失機,隊友即時大叫-

「咁都射唔入,死去打龍啦!」

我試過,我真係試過,但係……

我啋你都戇鳩!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赫德士菲能否領導潮流?

$
0
0

論一支球隊能否領導潮流,不一定是講成績或踢法。在照顧支持者的層面,英超新丁赫德士菲比一眾英超常客領先實在太多。他們的做法,能引發其他球隊仿效嗎?

自從在升班附加賽勝出,升上來季英超後,赫德士菲開始得到傳媒廣泛報道。蚊型球會奇蹟升班、升班前只曾三次作出過百萬鎊的收購、升班之旅倚靠不少借將、球隊有很濃厚德國味道等等,球迷可能都已經耳熟能詳。
不過,赫德士菲作為英超的奇葩,最重要的還不是以上這些特點,而是班主Dean Hoyle如何善待不離不棄、忠心耿耿的球隊支持者。請留意,這裡說的是支持者 (supporters),而不是一般球迷 (fans)。善待支持者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為他們的荷包和生活著想,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被尊重,而非像大部份其他英超球隊的球迷般,淪為管理層眼中的一個編號,一個願意幫襯多少球隊商品的顧客。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提過Dean Hoyle「愛民如子」的舉動。五月底就有夕二工八為大家介紹過,即使來季「意外」升上英超作賽,赫德士菲仍會信守諾言,推出價錢為199鎊的季票,意味萬千球迷可以港幣2000元的超值價錢,觀賞赫德士菲來季每一場主場英超賽事 (場均約港幣100元)。

不過,更「過份」的是,上月,球會方面宣布班主Hoyle決定實踐七年前的一個諾言,讓長期的忠實支持者,可以用更優惠的價錢欣賞球隊的主場英超賽事。事緣,Hoyle於2010年曾向支持者作出「英超承諾」,承諾的內容是,如果球隊有一天能升上英超作賽,便會回報球隊所有的長期忠實支持者,讓他們以100鎊的超超超低價錢,購買當季英超的主場季票。怎樣才算符合「長期忠實支持者」?很簡單,就是從Hoyle上任的2008-09球季起,每季都持有球隊季票即可。於是,隨著球隊於互射12碼勝出,四千多名赫德士菲的忠實支持者於幾個星期前,收到來自球會的99鎊退款,歡歡喜喜迎接來季英超。拉勻來計,這四千多位支持者,來季平均每場門票價錢為5.26鎊 (約港幣54元)。這個年代,5.26鎊,在英超其他球場,能買到一個批和一杯咖啡已算是有良心的經營方式了。

眾所周知,自從廿多年前英超成立後,英格蘭頂級聯賽便成為金錢的奴隸,而傳統支持者的死活,根本無人放在眼內。事實上,不少球會管理層恨不得這些對球會營商沒有貢獻的傳統支持者盡快消失,換來那些不介意付出高昂票價、樂於以購買球會商品來證明自己的忠誠、並會不自覺以各種方式,間接促進球會品牌推廣及周邊商品銷售的新球迷,特別是那些願意一年一度從海外來到當地入場消費和掃貨的,因為這些顧客才是球會的主要收入來源。

《The Mixer》︰英超如何演變到今日百花齊放?

$
0
0

最初認識Michael Cox 這個球評家,是來自Zonal Marking這個網站。之前都有看一些戰術分析,但都沒有Zonal Marking 這麼完善而兼顧趣味(戰術分析或是失之膚淺,或是沉悶到讀不下去)。Cox不止分析比賽,有時也探討一些很有深度的問題,例如「所謂球員制空力的意思是什麼」。我由2009年Cox剛創立網頁就開始追看Zonal Marking,那時總覺得要看完他的分析,才算真正看完一場賽事。2015年他開始潛心寫書,網頁更新變少,令喜好戰術分析者都寂寞起來。 今年終於不負期望,寫成The Mixer這本近五百頁的厚書 ,可說是綜合他八年戰術分析心得的結晶。好些論點在Zonal Marking時已經提出過,但今日目睹他把八年來所有看法融會貫通而成一大書,亦別有一番趣味和感觸。

The Mixer不論是風格和結構都似接近Jonathan Wilson 的足球戰術史的經典 Inverting the Pyramid 。每章以一個戰術發展為主題,夾雜小故事增加可讀性。只是The Mixer的主題更集中, Wilson 由十九世紀末講起,而Cox 只集中講英超廿五年的發展。The Mixer 可讀性甚高,讀過這麼多足球書,此書當可入前五名。而且對我來說,我看球的時候差不多就是英超開始之時。看著此書由曼聯崛起開始講,杜格利殊費格遜爭霸、奇雲基瑾買艾斯派拿自毀長城、費Sir 三冠王、雲加不敗奪冠、摩連奴賓尼迪斯空降、伊斯坦堡之夜、保頓大Sam不時搞亂局、費Sir昆洛斯雙劍合璧三連冠、哥迪奧拿風靡英超打控球、羅渣士功虧一簣、高普帶起壓迫潮流、李斯特城靠防反打出奇跡、到今日干地以三後衛橫行英超。一路讀,一路想起廿五年來的睇波經驗,回味無窮。

如果說 Wilson 全書的主題是足球的發展方向是球員朝向universality 發展,那Cox 的主題就是講英超如何逐步逐步由單調的「三英」(英人球員、英人領隊、英式長傳急攻)主宰整個聯賽,演變成今日全世界頂尖名帥聚首一堂的mixer,百花齊放,各出奇謀。

Cox 把英超受外國的影響分成三次潮流,第一次是「外國球員帶起改革」,代表人物就是簡東拿。英超開始的1992年,剛好是足球開始引入back-pass law 的一年,龍門禁止用手接隊友回傳。在這之前,球隊只要進攻不順,就會立即大腳踢回龍門,龍門接球,再從容組織攻勢。新例一開,龍門被迫用腳接球,被對方球員壓迫時烏龍百出,令本來習慣舊例、用回傳龍門拖時候的英甲豪門紛紛大失水準。利物浦、森林和列斯聯在九十年代沉寂一時,就是因為要適應新例。

豪門失準,而曼聯能在九十年代乘勢而起,就是因為敏銳觀察到新例帶來的戰術需求改變。新例之下,為了保護不擅用腳控球的龍門,球隊都會把後防線拖後支援龍門,令後防線和中場線空間增加。因此像簡東拿這樣的「10號仔」活動空間大增。簡東拿本來不得志於長傳急攻的列斯聯,被費格遜慧眼識英雄引入曼聯,以簡東拿為中心打造曼聯的4411陣型,令整個英超耳目一新。他利用中場和後防之間的空間主宰進攻,時而助攻,時而個人突破,令慣於防守傳統英式中鋒的英超中堅束手無策。流風所及,後來差不多隊隊都學曼聯去買一個「10號仔」,如阿仙奴的柏金、車路士的蘇拿、米杜士堡的祖連奴、曼城的堅克拉錫。甚至在韋斯咸任教、出名不重視戰術的哈利列納也簽下一個葡萄牙的「10號仔」Paulo Futre—不過Futre剛剛來就和列納鬧翻,打了九場就退休了。

個別球員令英超在球場上見識到球員如何利用空間,但帶來的改革終究有限。第二波潮流就是「外國領隊帶起改革」,令球隊整個備戰程序走向現代化。代表人物就是摩連奴和賓尼迪斯。雲加代表第一代的改革,在阿仙奴透過控制營養(食蒸魚、水煮雞、蔬菜,禁止可樂和巧克力),大幅改善球員體能。但摩連奴和賓尼迪斯更是把戰術計算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細密程度。上一輩的英超領隊,如杜格利殊和奇雲基瑾,都不以分析對手見長,差不多場場都是同一隊人同一種戰術。

費格遜只在重要賽事有所變陣,已經足夠他橫掃英超。但摩連奴是完全不同的層次,每一場賽事他都把對手分析入微。當時的車路士球員在每一場賽事的幾天前都收到一份六至七頁的報告,詳細解釋對手的陣型和死球戰術,每一個球員都有簡介。如果需要特別「招呼」某些主力,就連他的傳球、走動習慣也記錄清楚。

在預備賽事的嚴謹程度上,賓尼迪斯亦不遑多讓。2005年歐冠準決賽首回合,摩連奴的車路士迎戰賓尼迪斯的利物浦。賓尼迪斯賽前不眠不休花了二十二小時制訂戰術計劃,務求窮盡球場上所有可能性。比賽最後是0-0,因為雙方每一次的進攻,都被對方扼殺於萌芽之中。兩邊小心翼翼的精密行軍,猶如高手博奕。比賽看似沉悶,但卻代表了當時最高質素的戰術交鋒。九十年代這種博奕只會在意甲球隊之間發生,而當年首次發生在英格蘭球隊之間,充分反映英超在戰術層面的進步。

在球員技術、領隊戰術規劃都有所進步後,就需要一個統一的哲學去統合一個球隊的風格。因此第三波的潮流就是「外國哲學帶起改革」。代表人物就是哥迪奧拿的全能足球。2008-2012年,哥迪奧拿的巴塞隆拿橫掃天下,兩敗曼聯,震撼英超。哥迪奧拿並不像一個領隊,更像一個哲學家,總是強調巴塞那套以控球為先的全能足球哲學。流風所及,遂影響不少英超球隊發掘自己的「哲學」,甚至轉而學習巴塞。黑池、史雲斯都徹底「巴塞化」。「控球為先」成為一時無兩的風氣。09/10球季,英超有八隊球隊傳球成功率低於70%。兩季後,只剩下史篤城傳球成功率仍低於70%,而史篤城相比兩季前也增加了7%的傳球成功率。這不是個別球員的打法或個別領隊的管理方法受模仿,而是整個聯賽的哲學都受到改變。

更有趣的是,哥迪奧拿的影響令一些球員名聲突然大爆發。史高斯雖然擅長傳球,本來因為個性低調,名聲不及林柏特和謝拉特。而且林柏特和謝拉特的傳統box-to-box英式中場的形象,亦更合英人喜好。然而在史高斯生涯末年,遇上哥迪奧拿帶起的控球風氣,他的長傳、短傳、控制節奏、作為deep lying playmaker 的能力,突然成為球壇的中心。當強如沙維都對史高斯推崇備至,英格蘭人如何不懷疑自己有眼無珠呢?環觀同期英人,碧咸、林柏特、奧雲等在生涯末年都不得不黯然離開主流球壇,而唯獨史高斯即使到生涯最後一年仍然名滿天下,這都得益於哥迪奧拿帶起的控球潮流。

哥迪奧拿的控球哲學,在英超產生羅渣士、馬天尼斯等信徒。而這只是開端,雲尼亞里學習馬體會放棄控球的防守反擊,高普和普捷天奴帶起的高位壓迫,令英超到今天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論個別球會實力,英超或許仍不及西甲、德甲等,但論競爭激烈,則無出英超之右了。每一星期的對碰都令人難以預測,這就是英超的魅力所在。

Beer Run ― Why So Serious?

$
0
0

昨日看新聞,看到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大力鞭撻《全城街馬》的Beer Run,認為「將飲酒與運動混為一談,是絕對錯誤的做法。」 我覺得這個說法實在是太有道理,字字鏗鏘。

《全城街馬》的Beer Run 是什麼呢?正式來說這個項目應該是Beer Mile才對。這個項目源起於北美洲的大學校園每個週末的Beer Garden,即是個學生屬會以大量入貨方式,提供廉價啤酒,讓學生在下課後的校園裏飲酒狂歡。酒過三巡,當然荒誕事情一籮籮,不必一一細表。喝到半飽之間,輸賭誰能夠再繞場跑圈不醉倒或者不嘔吐,絕對是其中一種想像之內,情理之中的遊戲。因為各地不約而同都這麼玩,所以真正的起源已不可考。

但是如果要追溯到最早有成文條款,以及有文件紀錄的比賽,已經可以追溯到80年代後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那個年代互聯網剛剛設立,有關比賽的資訊在最初期的互聯網中迅速傳遍各大校園。反正每週末都已經喝得七昏八倒,這個比賽的瘋狂搞笑很快就令各個學院爭相仿效,賽後的各種趣事和紀錄再上傳到互聯網上;周而復始,令到這個賽事更具規模。

Beer Mile Official Blog: Beermile.com – The Official Beer Mile Resource

說了這麼一堆歷史,不過想說明這個比賽的原意根本就是為了好玩。如果不好玩的話,就不會經過了三十多年仍然有這麼多人樂此不疲。一班人喝得半醉,開心講大聲笑,這種樂趣參加過就會明白。之所以我覺得雷雄德沒有說錯,因為Beer Mile根本與推廣運動健康,或者鼓勵酗酒都無關。雷雄德就像很多香港人一樣,什麼事情都要義正嚴詞,所有動作都要找一個道理去justify,十分病態。

傳說中,傳遞馬拉松戰役戰果的那個傳訊兵,最後是力竭而亡的。歷年在珠穆朗瑪峰上遇難的攀山者也不計其數。在體操運動中導致身體傷殘的選手也所在多有。如果事事都要理性分析,大概應該會只得到人類都是喜歡犯賤自殘的總結(真的嗎?)。雷雄德副教授所講的沒有錯,我不過是對他的觀點有點好奇,在整個體育大糸之中,喝四罐啤酒跑1600米,值得這樣緊張?

對真正喜歡跑步的人來說,每天跑步就像每天要上大號一樣,不過是每天的生理習慣,完全不值一曬。對習慣喝啤酒的朋友,啤酒的存在就像食物多於酒精。成年人對於跑步和酒精都有自己的判斷,大概不需要像黃毛小兒一樣要人事事叮嚀;如果自己都不能夠對自己負責的話,法律上給你一個成年的年紀來做什麼?還是說,好像近日家長因為學生守龍門沒有帶頭盔,就要去把教練告上法庭是合理的事?據說衛生署還要求各院校都制止學生參加Beer Run呢!? 這裏一想到Beer Run 的源起,真是馬上笑出聲。

說實在,四罐啤酒跑1600米又算什麼?每年5月在比利時Liege 所舉行的Beer Lover Marathon,就是足本全程的42公里,穿過大街小巷,各種特色啤酒從頭喝到尾。我們有幾個朋友剛剛參加,玩得不亦樂乎,台灣更有團體組團參與。除此以外還有歷來享負盛名,在香港更以知名長跑教練作招來的法國波爾多紅酒馬拉松了。這些比賽難道都是「推人去死 」?還是市民大眾都自覺我們是東亞病夫,無法與歐西民眾相提並論?否則對這麼一個簡單的比賽都要口誅筆伐,也太可笑。

Beer Lover Marathon @ Liege,自己看相片,小朋友做義工,跑樓梯又有,船P又有,芝士都有,死得喇死得喇….

Beer Lover Marathon Official Photo Site (多相,勁開心,自己click in)

我當然也很感激衛生署多多關心香港市民的身體健康,不過應該輕鬆的事情太認真,應該認真的事情就含糊以對,就未免過猶不及。想請問衛生署到現在還有沒有跟進食水含鉛的問題呢?有沒有跟進監督各個有鉛水問題的屋苑是否已更換食水喉呢?是不是問題沒有人提起就不存在呢?有精力的話,關心一些大問題是不是更加有價值?

Photo Source

筆者去年和友人私下跑的Beer Mile,跑完之後High到即使場玩水,笑了好幾天。

最後我不得不重申,喝四罐啤酒跑1600米,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如果有試過的朋友都應該會知道,覺得飽到嘔遠遠多於醉到嘔,因為一般人大概十分鐘就已經跑完,都未開始感受到酒精,全程就已經完結,High是留在賽後才High的。如果有些人覺得這是推廣不良文化,對不起,我只是覺得這樣說也實在太不堪。事關最新Beer Mile的世界紀錄是在去年做出的4分34秒。有本事的話可以試試完全不喝酒跑跑看,我猜能夠跑得進5分鐘之內的也沒有幾個人。自己不敢做,不等於事情做不到。現在挑戰Beer Mile 的跑手統統都是田徑場上的強者。

Beer Mile Official Race ,我不太喜歡,因為太認真…勁!

前世界紀錄跑手Lewis Kent (2015)

新世界紀錄跑手Corey Bellemore,更成為Adidas贊助跑手。

源自於大學校園的Beer Mile,年青有活力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如果有些人覺得它又危險又魯莽,那麼應該是這些人身心都太過老化,the fun is too much for them。

利申:我只是一個跑步專頁的編輯,沒有必要為《全城街馬》說項。我從來都支持肯求變,肯舉辦新賽事的團體。如果有其他團體都舉辦Beer Mile,記得通知。我一樣舉腳支持。

作者Facebook 專頁

雷教授,Why so serious?

$
0
0

圖:Famous Canadian Beer Run 2017

最近那個啤酒跑步嘉年華因為雷雄德教授和衛生署發聲明反對而鬧得跑界鬧哄哄,各路跑友亦紛紛走出來表態支持主辦單位。跑友支持的原因主要有幾個,例如說這個跑步比賽只是「for fun」,不用太認真;跑步的距離只是1600米(還要是分開四段來跑),飲少量啤酒根本不會構成任何影響;這類「for fun」的比賽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舉行,根本不值大驚小怪;參加者全是成年人,自己衡量過才來參加,其他人根本不必多慮。

這些似是而非的論點,講得多就變得似層層,讓人覺得雷教授真的「太認真」了。只是,不論是專業跑手或是業餘跑友,其實在運動科學方面又認識多少?平時有飲兩杯啤酒就算是酒精專家了嗎?雷教授本來的專業就是運動科學,是學術界的代表,如果他的意見還不算「中肯」,難度啤酒贊助商的意見才是最好?

跑友們需要這樣輸打贏要嗎?平時自己練跑時如何講求有系統訓練,如何落力推廣全民皆跑,如何教跑友學懂堅持,然而,在自己希望「for fun」的時候就可以通通拋諸腦後,甚至於要走出來「怪責」專家多事?有多少次大型活動發生意外後,花生友走出來埋怨為何事先主辦單位沒有好好想過這樣那樣,讓意外發生?為何專家沒有事業出來提供專業意見,而只懂事後分析?事實是,專家出來分析事實後,肯聽的人少,選擇不聽的人多。

再者,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不代表那件事是對的,世界各地亦有很多荒誕的活動在舉。跑友平時自己練習,就肯定不會先飲四罐啤酒再跑,那麼為甚麼在這個嘉年華又可以?主辦單位一開始的設定是有計時的,這樣又肯定會有跑友希望追時間拿冠軍。跑友說這種比賽都不會太認真的跑,跑完了酒精也還未上腦?這是來自哪兒的科學根據?每個人吸收酒精速度、受酒精影響的情況也不同,一大班各自受酒精影響的人在跑,先不說互相碰撞,自己容易仆倒也是事實;對沒有跑步的人來說1600米也不是如走路般輕鬆。

我覺得跑友自己喜歡這個嘉年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定自己可以參加,或許都無可厚非,畢竟真的很有趣,但當專家出來給予專業意見時,老實說應該乖乖閉咀,除非你能拿出真才實料的科學根據來反駁,而不是這種「我覺得」的反駁論據。

作為運動科學專家,在討論運動活動時不「serious」,請問何時才該「serious」,與其問「雷教授,Why so serious?」,不如問問自己「Why I am not serious?」

作者 Facebook Page

雲加的針對部署.干地的新季舊車

$
0
0

社區盾雖為季前熱身賽,但在英格蘭傳統亦會計算這個盃賽在球會榮譽之內,故兩軍皆擺出大部份主力出戰,而此戰亦為兩軍上季足總盃決賽作一個首尾呼應,上次勝仗為雲加奠定一紙續約合同,今次則為兩軍新賽季帶來不少啟示。

今仗感覺雲加與之前有點不同,在戰術上作出了多項針對對手的部署,其一是有序的迫搶。在車仔3中堅控球時,正常應對是阿記3位前場相應迫搶施壓,但今場有趣的是3位前場略略收縮在中場按兵不動,任由3中堅傳球,他們反而負責封鎖法比及簡迪的接球線路,而當兩人接球時,3前場便會聯同艾蘭尼及沙加前後夾擊一起壓縮他們的控球空間,迫使他們倉促傳球,令車仔不能透過中場中路組織攻勢,變相只能分予邊路推進,這種有序的迫搶有效地減低藍軍進攻威脅。

而要執行這策略,槍手的防線需要盡量推高來縮小中場與防線之間的空隙以及保持緊密隊型,再加上前述車仔的組織缺少選項,令藍軍屢次從中後場發起長傳,嘗試利用前線的速度突破越位,衝破阿記推高的防線。因此今場可見施治需要頻頻棄關出迎解圍,便是這個原因。然而這些長傳最後並無太大效用,除了施治,亦要一讚阿記後防,尤其大部份時間皆以浩定加上兩位左閘組成三中堅,但應對韋利安及柏度等高速翼鋒時表現冷靜及警覺。

兩軍控球相約,這邊廂車仔的進攻被槍手減低威脅,另一邊廂阿記的進攻則比車仔更有效入肉。雲加有做功課之二是因應車仔上季至今的弱點:經常輸頭鎚、高空弱勢來大造文章,在進攻時不斷以傳中來挑戰車仔後防,尤其是45度斜角傳中,因為雲加深明車仔輸頭鎚並非中堅制空力不足,而是經常走漏人,故此透過斜角傳中果然成功製造多個機會,包括韋碧克無人看管下頂入古圖斯懷抱。

此外阿記的反擊亦出乎意料地銳利,拿卡錫迪及韋碧克等一次又一次快放,車仔後防速度不及疲於奔命,風聲鶴唳之下造成多次險象,包括Azpi犯規導致黃牌、拿卡錫迪中柱及艾蘭尼無人看管下遠射等,車仔的問題往往不是不夠人,而是缺乏默契協防。而車仔的進攻則靠個人能力居多,致令整個上半場亦未見具威脅攻勢。

佔據場面優勢卻未能轉化為入球,反倒是死球一瞬間的失魂令阿記落後。讓卡希爾頂得太輕易,加上比爾連沒有跟上及浩定沒有為意插上的摩西斯,令車仔輸場面卻贏比數。

阿仙奴當然奮起直追,而在傳中策略以上,他們多了一個目標:馬高斯阿朗素。阿朗素牛高馬大提速不快,於是阿記便以伊禾比配搭比爾連,以速度爆破阿朗素把守的左路從而製造傳中,因為簡迪法比要守住中路未能馳援,令左中堅卡希爾經常被拉出防線補位,加上馬迪已離隊,變相令留守的只有雷斯是頂得之人,Azpi摩西斯簡迪法比等身型只屬中等,於是阿記不斷以傳中叩門。

但時間分秒過去仍未扳平,而且阿記前線人員亦非特別擅頂,雲加便以換人來強化這個戰術,換入基奧特加強接應點,以及利用(新髮型的)禾確特,力求以更高速鞏固右路的速度優勢。雲加故意安排禾確特站在阿朗素、卡希爾與簡迪之間、稍稍靠中路的位置,吸引阿朗素防守後再以斜線放給比爾連爆底傳中,而禾確特亦可在右路half-space守候來球,令此路優勢更加明顯。

被爆許久,干地終於透過魯迪加取代阿朗素,將速度較高及擅長盯人的Azpi推到左翼衛位置(時間上來說太遲了,整個下半場被爆破但在79分鐘才作出應對,換著普捷天奴、高普或摩連奴等早已當機立斷,干地還是有換人反應慢遲疑不決的老毛病)。一變陣便遇上柏度紅牌,車路士從上季到今場一直展現的盯人問題亦在扳平球再次出現,在這個死球車仔防線雖然人多,見到的卻只是一群人盲目往回跑,沒有真正追蹤住自己的目標,摩西斯便跟漏了哥拉辛拿斯讓他輕鬆頂入,反映干地未就此弱點痛下苦功對症下藥,如果情況持續,今季只會見到更多對手弱點進攻。

最後雲加憑互射十二碼捧走社區盾,當然這只是季前賽對兩軍沒太大影響,但對新賽季有一定啟示。阿記方面,從有序迫搶及善用傳中等顯示雲加似乎更著力研究對手特點,作出更多針對性部署,如果新賽季能持續這點,相信對阿仙奴在強強對戰會有相當裨益;而新援拿卡錫迪表現不俗,但如何與山神合作則仍待觀察。車仔方面,最大問題是無論進攻或防守上都見隊員未入狀態,今場用攻不銳守不穩來形容實不為過,場面上亦被對手比下去,在最後一場季前賽仍未入局值得擔憂;而且今場的後備席廂只有兩位並非青年軍成員(不計門將),整個一隊除去青年軍竟亦只有16-17人,如此單薄的陣容如何應付來季歐戰仍待觀察。

假如《東x西望》訪問尼馬,情況會係點?

$
0
0

唔恨美:「尼馬,你終於離開咗巴塞啦喎,有咩感受呢?嚟緊有咁大筆錢,諗住點使?而你嘅離開令所向披靡嘅M.S.N組合拆夥,你依家心情係點樣?會唔會覺得對唔住美斯同蘇亞雷斯?」

尼馬:「Er......人各有志,冇話對唔對住,大家唔踢同一隊,但依然係好朋友,況且M.S.N,都係名嚟嘅啫。」

旁白一蚊雞祖:「PSG 成功覓得心頭好,但因為標價太高而被球迷聲討,我哋主持人恨美致電PSG管理層傾咗幾句。」

唔恨美:「PSG,恭喜你哋成功以破世界紀錄成功收購尼馬,擔唔擔心之後冇晒錢使?」

PSG:「錢唔使,咁要嚟做咩?」

唔恨美:「有球迷因為呢件事揶揄你哋做P$G,你點睇呢?」

PSG:「PSG 定 P$G,都係名嚟嘅啫。」

一蚊雞祖:坊間有不滿聲音,茅頭直指歐洲足協其FFP原則形同虛假,唔通收購尼馬一事,真係有違反到財政公平競爭原則?有見及此,我哋曾打去歐洲足協詢問,但一直未有人接聽,我哋轉而搵嚟喺公平方面甚有權威嘅獎門人為我哋講解一下。

唔恨美:「有球迷不滿歐洲足協提出嘅財政公平競爭原則(簡稱:FFP)形同虛設,究係係唔係唔公平呢?」

獎門人:「一買一賣,係交易之道,無甚不公,我份人最公平,乜都打和Super 就最好,咁一買一賣,都係公平呀。」

唔恨美:「咁你點睇FFP?」

獎門人:「FFP,就好似我個朵咁,都係名嚟嘅啫。」

係呀,名嚟嘅啫……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3,500萬電競音樂節結束 業界促長期支持

$
0
0

(獨媒特約報導)旅發局上週一連三日斥資3,500萬舉行香港電競音樂節,局方滿意成效,稱兩場比賽入座率分別達七成及九成,逾500萬人收看直播。不過有本地職業電競戰隊認為電競節成效不大,促政府將本地電競聯賽恆常化、設立青訓以及推動創業計劃。

由旅發局主辦、斥資3,500萬的電競音樂節結合了電競比賽及音樂演出,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經理洪忠興日前表示,超過一半的香港夏季過夜旅客是15至30歲的年青人,希望是次混合電競、音樂及嘉年華的活動,可以吸引更多年青人訪港。

洪忠興(右)
圖: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經理洪忠興(右)

本身是香港職業電競戰隊「Kowloon Esports」(九龍電競)的隊員 Dennis 認為,電競節首次舉辦「英雄聯盟王者回歸挑戰賽」,但直播的旁述帶動不到比賽氣氛,導致比賽略為沉悶,「本身香港無咩呢啲比賽,所以經驗不足」。不過 Dennis 認為政府若繼續舉辦類似活動,電競產業的支援工作亦可以「越做越好」。對於有業內人士批評賽事只邀請退役選手參賽,是對現役選手的侮辱,隊員 Empt2y 認為退役選手吸引力始終不及現役選手,但不能抹殺退役選手過去的努力,「有佢哋先有我哋」,他期望日後香港可以真正派出一隊「香港明星隊」。

九龍電競
圖:香港職業電競戰隊「九龍電競」

對於電競比賽與韓星音樂同時舉行,「九龍電競」經理人 Joe 認為,作為初次舉辦電競相關的活動,政府難免會以比較保守和審慎的設計原則,形容今次電競節只是開始,「電競節冇得係咁搞,冇意思,只係娛樂,正如歌手都要出幾隻碟先搞一次concert」,他期望政府日後可提供免費場地如數碼港等,供電競戰隊練習用。

代表香港的退役電競選手 Toyz 在首日比賽後,亦談到本港電競業的發展,他建議政府舉辦十八區地區聯賽,令電競選手有穩定收入,亦可以改變大眾誤會電競只是打機的觀念,「令家長知道電競選手是一份職業,能有固定收入」。他指和中國內地相比,本港人口基數少,但仍有不少有實力的選手,「中國13億人口,頂尖電競選手約有20人,相反香港僅有700萬人,頂尖選手已有5至10人」。

toyz
圖:Toyz

「九龍電競」2015年成立,他們劍指明年台港澳戰區LMS(League of Legends Master Series)英雄聯盟聯賽。現年23歲的「九龍電競」成員 Dennis,坦言自己也是答應家人先完成了大學課程,才成為全職電競選手,至今一年。另一名成員 Empt2y 則在中二時輟學,全職投入電競,開始時受到家人反對,但他經常與家人分享外國職業選手的新聞,家人最終態度軟化並轉為支持,他認同設立十八區聯賽,減少人才外流。

旅發局表示首場比賽有七成入座率、而決賽入座率約九成,局方在決賽完結後表示滿意活動氣氛,「有意見指天氣熱,下次再做會考慮場地、時間」。是次香港電競音樂節,總入場人次約6萬,其中旅客佔10%,網上直播收看人數則超過500萬人。

_DSC8886

_DSC8923

_DSC8951

記者:周滿鏗

不如俾機會迪路菲奧啦

$
0
0

尼馬支付2.2億歐元違約金轉投巴黎聖日耳門,巴塞隆拿前線MSN拆骨,市傳不少轉會消息,包括多蒙特的丹比利、馬德里體育會的基沙文等。不過如其在開季前夕空降一名「巨星」,倒不如善用已有的陣容。

昨晚巴塞對巴西球隊查比高恩斯比賽,教練華維迪直接以青訓產品、今年回購、23歲的迪路菲奧取代尼馬踢左翼,錄得一入球兩助攻。當然友賽水平不比西甲、歐聯,迪路菲奧是否勝任仍有待觀察。

青訓球員上位難是巴塞近年面對的嚴重問題,佩奧爾、沙維老退後,青訓球員在正選陣容中只有美斯、恩尼斯達、布斯基斯、碧基及佐迪艾巴五名球員。在去季,恩尼斯達已需在部份賽事休戰留力,而布斯基斯亦被指老化,「新人」沙治奧羅拔圖亦已被證明不勝任右閘一職,如非阿歷斯維度意外斷腳,羅拔圖在季尾上陣機會更少。

拉馬西亞青訓營出品,是巴塞的重要象徵之一。近年青訓球員面臨的是出售及外借,連西班牙國腳柏度洛迪古斯及法比加斯,都要尋求穩定正選出走,新人們更難上位,就以迪路菲奧為例,亦曾多次被外借並出售,僅是巴塞在季前啟用條款從愛華頓回購。如其在轉會期結束前、選擇不多的市場被迫高價購入一名未能參與季前集訓、作用未明的球員,不如給予教練華維迪一年的空間與時間,善用目前的陣容,多給青訓球員機會,這亦應是獎品以外的重要考慮。

前線除了迪路菲奧外,另一名去季外借的青訓產品、同亦曾一次代表西班牙的蒙尼亞艾哈達迪亦可予機會,前季他擔任MSN復後備,表現尚可。騰出的一個正選位置,亦可讓巴塞因應對手調整陣容,例如啟用雙防守中場,減輕恩尼斯達及布斯基斯壓力,以及嘗試解決應對對手反擊不力的老毛病。巴塞目前的中場線亦有多名青訓球員如艾簡達拿、艾利蘭、森柏及重回中場的沙治奧羅拔圖可供選擇。更別提一群長居後備的中場球員如丹尼斯蘇亞雷斯、安祖高美斯、阿達杜倫等亦可獲得更多競爭正選位置機會,促進隊內氣氛。

皇馬弓馬嫻熟・曼聯進退失據

$
0
0

這場歐洲超級盃絕對是話題之作,摩帥C朗倒戈舊會,這兩隊歐洲豪門過往對決亦曾產生經典對決,而今場從戰術層面來說同樣有研究價值。

曼聯的戰術「非常摩連奴」:上半場頭15分鐘作出了相對主動的偷襲,然後開始收縮防守讓出主動權;當然曼聯的進步是在偷襲時期的攻勢和傳送比上季稍為立體,但仍無法衝破皇馬靈活警覺的防線。

偷襲沒有得手,曼聯開始縮後集中防守,但也許是沒料到皇馬用球的質素之高,曼聯一收縮便發覺回不去了:皇馬中場三星摩迪、卻奧斯及卡斯米高的掌控節奏能力太強了,而馬迪、靴里拉及普巴雖然防守上穩打穩紮甚少被打穿,但對敵人的組織也無可奈何,故皇馬打起陣地戰來左穿右插便動輒傳上廿多球,曼聯後防也只能盡力防範進襲。

這也反映曼聯另一個問題,就是在主守的過程中,三中場事實上沒有迫搶對手,只穩穩地守在防中位置守株待兔,再加上兩翼衛收縮在閘位防守及盧卡古幾乎不奔跑壓迫,令皇馬中場在組織時基本上沒遇到太大壓力,隨意慢慢地跑位,上腳,觀望再傳球,而任由摩迪卻奧斯之流輕鬆創造機會,就像在己方港口泊兩艘敵方航空母艦任其轟炸。只有防守沒有迫搶,難以捱過面對頂級球隊的90分鐘。

令情況更糟的是曼聯中場今場來說找不到節拍機。在難得搶到球之後,曼聯缺乏一位中場出來主控皮球及分波,加上兩翼衛墮得太後防守,往往在搶球後他們接球時還在己方後半場,加上對方包夾,距離上根本難以打出有效反擊,屬很典型的「摩連奴問題」。

缺乏迫搶加上反擊乏力,令曼聯坐困愁城,被困在己方半場苦守,但應付皇馬這種火力太難了,雖然卡斯米路確有越位嫌疑,但當對手防中竟也在最前線攻堅,就是曼聯讓皇馬感覺太安全太舒服的明證,而且傳出精妙斜線球的只是右閘卡華積,也反映皇馬整體用球的防不勝防;皇馬兩球皆看似簡單一蹴之就,實際上是不斷疲勞轟炸曼聯防線的收獲,就像拳擊的sucker punch永遠看似簡單輕易,其實是消耗淨盡對方體力精神後的了結。

摩連奴並非坐以待斃,他在等一些難得的入球機會,但這些機會被糟塌了。上半場一次反擊普巴長驅直進,但他在禁區頂漠視更好位置的米希達恩及連加特,遠射被擋高;另一次靴里拉在前場翼位搶到球,但盧卡古卻不跑到中間接應,反而跑來搶靴里拉的球導致越位,曼聯的前場默契仍待改善。
半場以拉舒福特換下連加特,摩帥希望以其盤扭能力打開左路攻勢,同時其速度亦有助反擊。拉舒福特面對卡華積的確有優勢,多次扭過爆過對手,但中路接應始終欠一個點。輸到0:2後摩帥換入費蘭尼,防守時踢中場,進攻則作為第二前鋒支援盧卡古,配合瞄準爆炸頭不斷長傳高空球作為橋頭堡。

這兩項調動旋即活化了曼聯進攻,皇馬防線不擅於應對費蘭尼,屢次被其頭鎚及身型搶得控球,而且曼聯的入球事實上亦是費蘭尼先撞開卡華積搶回控球,再由拉舒福特傳給馬迪遠射。

面對紅魔真的以高塔陣來襲,施丹放棄本來在紅魔半場主打控球組織的陣地戰,透過阿辛斯奧及華斯基斯雙換人轉打快速突擊,每次進攻不再在中路慢慢傳控,務求每次都在最短時間完成進攻,一來測試曼聯的後防速度,二來這種打法不用把隊伍拉到太前,方便中場縮後支援被高空轟炸的防線,亦成功減低了曼聯這種打法的威脅。不過費蘭尼的撞傷似乎影響了其後的表現,令高空戰術後來事倍功半。

這場比賽進一步確認了皇馬的地位,其高質素且多元化的進攻模式難以防備,而且寶劍在鞘,C朗還只是後備;而曼聯則可看到馬迪的確解放了普巴,中場分工更明確,但進攻上合作未深,今場來看仍然缺乏套路及默契,如果摩帥不想在來季強強對戰像今場般,只有收縮防守及豁出去高空轟炸的兩個選項,便需要多下苦功融合米希達恩、馬達、拉舒福特、盧卡古等進攻人材,否則他們只會各自為戰,曼聯上季的進攻問題亦不會得到解決。

馬爾代夫,亞洲門將天堂?

$
0
0

港超同甲乙丙呢啲垃圾波未開,所以睇緊其他優良波解悶,搵到最近一場馬爾代夫超聯超級無敵精彩巨戰足本重溫,由Maziya SC(馬玆亞)對New Radiant SC(拉迪恩),精彩到睇咗唔夠兩個字就訓著咗。如果有留意香港球隊踢亞洲賽嘅球迷一定對呢兩支馬代職業球隊有印象,早喺90年代拉迪恩已經同香港球隊交過手,去到千禧年中拉迪恩更係香港球隊踢亞協盃分組賽嘅常客,間唔中香港球隊都會輸畀佢哋,而馬玆亞就係近年亞協盃常客,南華都輸過畀佢哋。

雖然VB變返業餘球隊踢低組別,不過近年馬玆亞、TC體育會、Green Streets(綠街)等職業球隊冒起,拉迪恩再唔係大晒,好似年初舉行嘅馬爾代夫超聯前奏2017 Malé League(馬累聯賽)咁,馬玆亞、綠街、拉迪恩、TC、勝利競技嘅積分都非常接近,大家實力唔係差太遠,再唔係一兩隊玩晒嘅局面,競爭比以往刺激同大啲。

各支球隊加碼後職業外援數目都多咗,綠街就向烏克蘭球員埋手,加盟嘅有效力過Chornomorets Odesa(敖德薩黑海人)嘅中堅Petro Kovalchuk,馬玆亞就簽克羅地亞小國腳Andrej Kerić,TC都有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國腳Cornelius Stewart,拉迪恩都唔執書搵咗兩個有西甲經驗嘅西班牙外援幫拖。

而馬代最欠缺係門將,所以大部分球隊都起用外援門將,而且特別鐘情亞洲人,所以你可以見到吉爾吉斯前國門Ruslan Amirov、斯里蘭卡現役首席國門Sujan Perera,敘利亞前國門Mahmoud Al-Youssef同尼泊爾國門Kiran Chemjong、日腳東風淳等門將亮相馬代超,話唔定之後會有更多來自五湖四海嘅亞洲門將去到馬爾代夫踢波,就算係香港澳門球員畀馬爾代夫球隊mark實都唔奇呀,去馬爾代夫唔止係玩水同飲美祿咁簡單,都可以去踢波嘅姐,唔係睇完中國性幻想鳩吹馬爾代夫冇職業球隊嘅文章就以為馬爾代夫得街波踢呀嘛?

為何總監和CEO上台後,車路士教練總不能長治久安?

$
0
0

車路士以比紙更薄的陣容出征英超嘗試衛冕,結果首仗便在主場被般尼以3:2痛擊,接下來還要在陣容天殘地缺下應付熱刺、愛華頓及李斯特城等硬仗,如不再增兵,干地雖為出色教練卻非魔術師,恐怕朝不保夕。

最耐人尋味的是,如今車仔的薄弱陣容並非意外,反倒看似是球會精心策劃:賣走馬迪、古達度、艾基、艾素、查路巴、泰奧利,借走蘇馬、卡拉斯,放走泰利,試想像,如果這批球員今天還在車仔,至少現在干地不用為拼湊下場18人大軍而煩惱。那為甚麼車仔有意識、有預謀地瘋狂賣人?

有說是因為油王阿布離婚。這似乎是個很合理的解釋,「離婚分一半身家丫嘛」,車仔當然要節衣縮食。但細心分析下其實不然。

第一,與大家想像的不同,阿布離婚不用花很多錢。今次是他第三次離婚,以2007年第二次離婚為例,那次花了阿布150m英鎊,看似很多,但其實油王身家估計達71億英鎊,不但只屬九牛一毛,而且阿布由於是接近普京的國家寡頭而非在野的商人,故此普遍估計71億鎊只是盡量計算阿布可見資產的保守數字,實質上擁有的定必更多。所以車仔2007-08仍然引入了馬路達、安歷卡、波連尼、伊雲奴域等主力,增兵根本未受離婚影響。

再加上離婚事務專家估計,今次離婚會在俄羅斯進行,該處的離婚制度有助減低阿布的損失,而且阿布在婚姻期間沒有身家暴漲,另外阿布這任妻子其實亦是大富人家,她的父親是另一位俄國石油寡頭Alexander Zhukov,故估計阿布今次離婚損失不會與上次相差太遠,對阿布來說仍是不足掛齒。

那麼如果阿布離婚並非原因,為甚麼車仔仍瘋狂放人令陣容薄弱?原因或許在女CEO Marina Granovskaia及黑人足球總監Michael Emenalo與教練位置的權力鬥爭。

Marina是阿布的親信,2010年上任,能直接聯絡阿布,2011年提拔Emenalo為足球總監(下稱二人),基本上球會大小事務包括球員買賣及領隊去留等皆由二人包攬在手,領隊只負責比賽排陣。

這形成以二人為首及以領隊為首的兩座山頭,表面上所有人當然為車仔成功而努力,實際上在二人立場,一位領隊長期成功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例如說安察洛堤新入職當然不能參與轉會事務,但若果他(舉例說)4年3奪英超,在球會地位有如新費格遜,那時他再要求擁有轉會事務的決策權,二人就不好拒絕了。

所以在二人利益的最佳策略是在一位領隊取得成就後,就利用轉會策略減低其延續成就的機會,再在第二季以成績理由將這位領隊解僱,然後又請另一位領隊取得成就,周而復始。這策略既能保住二人對比領隊的超然地位,又能向阿布報告「我們已做盡份內事(解僱領隊)」。

所以2009-10安察洛堤奪得英超後,2010夏天車仔只引進了拉美利斯及30歲的班拿約,放走祖高爾波歷克比列堤迪高卡華奴,翌季安帥因「僅奪英超第二」被炒;2012迪馬堤奧勇奪歐聯後的夏天引進夏薩特奧斯卡摩西斯馬連算是比較好,但在11月英超4場不勝(4周前還連續7周佔據榜首)及歐聯出局後便藉故炒了領隊;摩連奴二次上車前Emenalo甚至還說「為了摩帥能再上車我願意辭職」,結果獲阿布挽留並繼續處理轉會事務,結果2015年摩帥奪英超後的夏天只引進柏度及表現慘不忍睹的巴巴拉文,再在8月摩帥強烈要求買後衛時,在死線日以合共6.7m買了Djilobodji及Michael Hector兩個笑話送給摩帥,成功在12月送走對二人地位具十足威脅的摩連奴。

由上可見,每一位為車仔奪得主要錦標的領隊,都逃不過夏天被二人戲弄,再在下季被掃地出門的命運,相信大家看到這裡,相信亦會明白今季車仔離奇的轉會操作,只是二人繼續以轉會買賣來弄權迫宮的另一個續集,只是受害者輪到了干地。所以二人一日不除,車路士根本幾乎不可能有一位領隊能長治久安,這是球會系統架構的問題。不奪標還好,一奪標就有兩對妒忌而敵對的眼睛在眼紅你呢。

阿辛斯奧與媽媽的皇馬夢

$
0
0

「12年前,你的父母與我在馬略卡相遇,當時他們告訴我:『主席,這是我的兒子馬高,有一天他將會效力皇馬。』當時,你只有8歲。」-皇馬主席佩雷斯(Florentino Pérez)如是說。

或者,每位西班牙足球員的夢想,是效力皇家馬德里或巴塞隆拿這些本土大球會。現時皇馬小將阿辛斯奧(Macro Asensio)就是其中一位。

2014年,他獲銀河艦隊青睞,當時他不過是一位效力西乙馬略卡的小卒。有報導指,阿辛斯奧能夠穿起白色戰衣,多得皇馬忠粉-「泥地王」拿度(Rafael Nadal)慧眼識英雄,親自致電佩雷斯,提議對方簽下阿辛斯奧。(阿辛斯奧本人也在記者會上證實真有其事)。

「一切來得很快很突然,但總算實現了我從小的夢想!」─2016年,阿辛斯奧結束兩年外借生涯,正式回歸皇馬。當時他在記者會上如是說。

是的,那刻,阿辛斯奧夢想成真,但其實這個夢想,不止屬於阿辛斯奧一人,也屬於他已過身的媽媽。

「這也是我媽媽的願望…」

2004年,阿辛斯奧的父母在馬略卡遇見時任皇馬主席佩雷斯,他的父母「介紹」了他的兒子予佩雷斯,更指有朝一日,他也能效力皇家馬德里。

一句普通說話,沒想到在12年後成真,而佩雷斯也深深記得這句說話!但可惜,阿辛斯奧的媽媽卻未曾望到兒子穿起皇馬戰衣,2011年,他媽媽癌症過身,當時阿辛斯奧只有15歲。

當一份夢想背後多了一份別人的期望,這種成真會定會更加有意義!

加盟皇馬是第一步,如何立穩陣腳才是最重要。

要在銀河艦隊一線立足並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相同位置同樣有身價及名氣比自己高更多的球員,阿辛斯奧要爭一席位談何容易?

雖有千里馬,但仍需伯樂指導,對於阿辛斯奧,他的伯樂就是施丹(Zidane)。在施丹麾下,阿辛斯奧有不少上陣機會(各項賽事上陣38場入10球),甚至比身價6000萬鎊的占士洛迪古斯上陣時間更多(占:1,824分鐘;阿:1,918分鐘)。

有所不知,阿辛斯奧有一個連C朗都無法做到的紀錄-為皇馬每項比賽第一次上陣必有入波!

09/08/2016 |歐超盃 |3-2 贏西維爾|上陣時間:120分鐘|入球:1

21/08/2016|西甲|3-2 贏皇蘇|上陣時間:66分鐘|入球:1

18/10/2016|歐聯|5-1 贏華沙歷基亞|上陣時間:79分鐘|入球:1

26/10/2016|西班牙盃|7-1 贏尼安尼沙文化|上陣時間:90分鐘|入球:2

13/08/2017|超級盃|3-1 贏巴塞隆拿|上陣時間:22分鐘|入球:1

他幾乎每一次都以一記令人驚嘆的入球向球迷示好,昨日的超級盃他更後備上陣,以一記精彩入球為皇馬鎖定3─1勝局。

「It is not easy to come into the game in last 15 minutes, but every time Asensio plays he makes the difference.」-施丹賽後讚揚阿辛斯奧表現;就連坐上客之一的佩雷斯見證阿辛斯奧取得「燕梳球」時也表現相當興奮!

當天390萬歐元身價的小伙子,如今已暴漲到至少4000萬!據知阿辛斯奧的毀約金已提升至1.5億,可想而知皇馬絕對不想輕易失去這塊瑰寶。

由天方夜譚到真正加盟,阿辛斯奧一步一步踢出我天地,更用表現回報施丹的信任,就算只是起步階段,如此優秀表現也足以令天上的媽媽驕傲!

「謝謝我的母親,我知道她一直在天上支持著我。」-2016年,阿辛斯奧在加盟記者會上說。

當奮鬥背後多了一層意義,那麼無論有多辛苦,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記著他的名字─Marco Asensio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拿度重奪球王寶座

$
0
0

歷經41周,梅利的一哥之位終於會在下星期一易手。西班牙的拿度自從2014年7月之後,再度攀上排名高峰。他首次登頂是2008年8月18日,因此他同時創下個人排名第一相隔時間最長(9年)的紀錄,打破美國退役球員干納斯(Jimmy Connors)創下的8年11個月紀錄。

梅利今季成績平平,加上受到傷患的影響而缺席多個比賽,下個星期鐵定失去球王之位。只有費達拿和拿度有充足分數可以問鼎其位。不過費達拿在蒙特利爾大師賽決賽不慎弄傷背部,星期一宣佈退出辛辛那提大師賽。唯一勁敵缺席,令到拿度可以再登球王寶座。

拿度曾經排名世界第一達到141周,今次將會是他第4次排行世界第一。他職業生涯一直受傷患困擾,可以重返世界第一,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他去年因為手腕傷患,提早結束球季。今年他打入兩個大滿貫決賽,橫掃多個泥地冠軍,亦重奪法網冠軍。回歸網壇的強勢,只有同樣傷患休養後復出的費達拿,可以與他一較高低。

冠軍人物如他,面對排名,有過人的風範。他曾經表示,來到職業生涯這個階段,一切順其自然,不會刻意以達到世界第一為目標。他十次贏法網、擁有十五座大滿貫錦標,今次以31歲之齡重返世界第一,是錦上添花;不計長短,相信球迷已經好欣慰。

今年一哥之位還可以有變。費達拿於美網之後,亦有機會重返第一。各位球迷有幸目睹他們再創佳績,實屬有福。


勇士復仇全靠杜蘭特? 點評兩軍成敗分野

$
0
0

勇士最終在外界普遍看好下,以近乎橫掃的姿態(場數4:1)擊退衛冕的騎士。缺少過去兩年雙方的勢均力敵之感,客觀地顯示出雙方實力的差距擴大了,但是否只因杜蘭特的加盟令一切改變?筆者認為這因素最多只佔一半。 文:王家偉

觀乎勇士整季的表現,他們的成功,由卡爾為首的教練團其實功勞非淺。杜蘭特在聯盟已打滾了將近10年,他的打法即使是球迷都很熟悉,但要怎樣將其功用發揮到最大,卻講求教練在戰術上如何將之放到最大,也正是所謂的「1+1大於2」的理論,作為著名的前NBA3分射手,勇士教練卡爾手執杜蘭特、「浪花兄弟」史堤芬居里及基利湯臣3大外線火力在聯盟名列前茅的射手,在部署3分戰術更是得心應手,尤其杜蘭特擁有中鋒同等的身高優勢(報稱6尺9寸、實則本人都曾承認有至少6尺11寸),在高位做拆檔時事半功倍,而他與居里的「Pick and roll 」組合更可謂聯盟無出其右的攻擊武器,這也是為何「三巨頭」合組後大家都能依舊交出與昔日各自相約的數據表現。

此外,在整支球隊的平衡上卡爾亦下足功夫,季前大家都認為杜蘭特來投後勇士很大機會續打小球陣容,將其推至大前鋒位置,但事實卻是讓他大部分時間打回小前鋒,找來柏祖利亞及麥基爾輪流打中鋒,從而令陣式變化更多,亦釋放了杜蘭特,讓他在攻守兩端發揮最大的效用,這一步棋可謂下得非常妙。

至於騎士的失敗,在騎士落後兩場後,「波神」米高佐敦曾在擔任直播嘉賓時提到了重點:「我認為騎士即使最終功敗垂成,球迷都不應怪責勒邦占士,因問題不在於他,而是騎士陣容本身未能打出『1+1大於2』的效能,占士及艾榮過分被依賴,令整隊嚴重失衡。」

佐敦的論調,也正好說明騎士與勇士實力差距擴大的原因,教練盧爾本季在轉會市場上找來了3分名將高化及星級控衛迪朗威廉士,惟兩人在他麾下卻只打出一般「綠葉」球員的表現,戰術上依舊圍繞在占士及艾榮兩人身上,不但令整隊的得分及助攻數據集中在兩人身上,亦令球隊的進攻相對地單調,面對團隊合作性已不再亞於馬刺的勇士時,更顯得力不從心,正所謂不進則退,當勇士昇華到另一層次時,騎士卻予人感覺在「吃老本」。因此,奪冠另外一半功勞,筆者認為勇士的教練團絕對實至名歸。

阿雷馬主場氣勢就快不如港超?

$
0
0

今日下午舉行嘅印尼甲組聯賽,由Arema(阿雷馬)主場對Persiba Balikpapan,最終阿雷馬大炒3粒,不過球場看台極為冷清,只有1,664名球迷入場,身為東爪哇擁有最多球迷之一嘅足球隊,1,664呢個數絕對係恥辱,如果唔計閉門作賽,係球隊近十年來最低入場人數。

阿雷馬入場人數急降有多種原因,包括成積及球會內部問題,但唔代表球迷永久遠離球場,某些戲碼依然能夠吸引大批球迷入場,就好似上場對Persib Bandung,購票人數為27,610人,但場內其實塞滿超過30,000人,有幾千人冇買飛入場,但今日對嘅只係弱旅Persiba Balikpapan,所以就得返咁少人睇,不過實際可能唔止咁少人喺看台。

曾幾何時,阿雷馬主場場均接近3萬,就算對弱旅都有2萬人入場,係東南亞足壇最旺嘅主場,不過近年發生太多事,選擇性入場者增加,唔畀錢偷入者數目都增加。

戰術分析:普帥鏡像待敵.干地出奇破鏡

$
0
0

車仔天殘地缺作客熱刺,傷停加上陣容單薄下連排一個符合位置的343都有困難,普捷天奴看準這點,便穩穩排出343應戰,心態很簡單:以我熱刺接近夫添(除Rose)的343,不可能比你人員五癆七傷,臨時拉夫的343差吧?前線PHD、馬迪法比卡希爾盡數不在,所以只要我以鏡像戰法配對,每個位置單對單不輸甚至贏你,就能複製上季白鹿徑完美一役了。普帥這想法很正路。

干地被迫入牆角,今場再輸便是災難式開季,恐怕帥位也會步入倒數,即使勉強排得出343亦被對手鏡像比下去,如何是好?於是干地又一次神來之筆,研發了新陣式:352。由於這陣式太新,加上幾位球員位置多變,即使公佈陣容普帥亦無從考究干地玩甚麼把戲,外界亦普遍估計是艾斯右翼衛,摩西斯推上前線的變種343。誰知最後竟是艾斯/基斯甸臣/魯迪加組成三中堅,雙翼衛不變,簡迪/雷斯/巴卡約高組成三中場中,韋利安莫拉達組成雙箭頭。

一開賽車仔竟踢352,普帥完全措手不及:因為這令普帥設計的鏡像343無用武之地,甚至還被352剋制了:343只有丹比利雲耶馬兩位中場,令中路頓時被車仔三中場壓制下去。而且三中場皆偏向防守型,覆蓋面大而且擅長單對單,而且巴卡約高可以持球長途奔襲,雷斯能精準長傳找到前鋒,皆是之前簡迪馬迪不具備的特質,變得攻守皆能兼有人數優勢的三中場令熱刺由之前鏡像343的中路優勢變成劣勢,經此推進只能硬碰對手中場絞肉機。

被攻其不備,但普帥並非坐以待斃之輩。普帥隨即揮軍轉攻側翼,但情況又與之前鏡像343,雙迪因要扼守中路而不能幫助翼衛不同,352令三中場能有一兩個前來分擔翼衛防守工作,兼之韋利安積極在邊路回防,令翼衛位置遠比之前堅固,普帥此著成效有限;

於是普帥再變:你的三中場是很強橫,但你臨時拉夫的三中堅一個外借歸隊、一個新加盟、一個閘位內收,從來未搭檔過,不會很穩健。於是熱刺便以在中場很深的側翼位,甚至從中堅位吊一些45度斜角傳中,繞過車仔中場直接找阿里簡尼挑戰中堅。這種方法挺有效,造出包括基斯甸臣漏踢但阿里射高等多次機會,但藍軍中堅負隅頑抗亦盡量減少這些機會。除了這招,普帥亦多次嘗試佯攻一邊側翼,吸引對方中場傾側後快速轉移攻擊另一邊,亦令車仔多次猝不及防,包括賓戴維斯便在只面對艾斯下絕妙遠射,不過車仔在兩三次後已學乖保持平衡。

扭盡六壬仍無功而返,下半場普帥繼續力挽狂瀾,重心又轉移至狂攻對手翼衛:既然中路難贏,普帥索性將翼衛外加艾歷臣,甚至找來簡尼或阿里,3-4人一起聚在一邊來打開缺口,加上藍軍隨之而來的防衛軍,令這段時間經常出現6-7人聚在一角的奇局,最後甚至由簡尼傳中。此策略也有幾次成功傳出中路,但一來邊路用人太多反而令中路接應點不足,車仔中堅易於解圍,二來人馬沓沓的情況終歸大混戰居多,終非上策。

於是普帥再變,於68分鐘索性以孫興民換走戴亞,踢回4231。多了孫興民這個突破點,熱刺的進攻威脅也更平均分佈,但這卻意外吹響了干地的反攻號角。防守人員減少加上急攻心切,造就車仔取得多次絕佳反擊機會,莫拉達近射、摩西斯射高及韋利安中柱,一時間車仔拳拳到肉的警告熱刺不可妄進。

但侵略如火的此際,干地卻莫名其妙的十二面金牌調走韋利安及莫拉達,反擊打得正盛卻換入較二人略慢的柏度及巴舒亞伊,干地的調動再次令人摸不著頭腦。隨後失球很多人聚焦巴舒亞伊的冒失烏龍球,但責任較大的其實是在多人聯防下仍愚蠢拉人輸罰球的巴卡約高,給艾歷臣機會施放這種絕妙內彎罰球。當然巴舒亞伊頂得好像攻門(像有動機搖向大門),但事實上他頂不到的話後面便有無人看管的艾達韋列特,亦無太大分別,反而是巴卡約高魯莽犯規累全家。

扳平燃點了熱刺的爭勝欲望,加上扳平前以施素高入替賓戴維斯,令熱刺更如潮水進攻;但藍軍領先大半場亦不甘和局,令最後變成互相狂攻局面,但車仔仍保持隊型下令最終被反噬的是因進攻欲望而亂了陣腳的熱刺:換走賓戴維斯後以華湯根打左閘,中堅竟以丹比利取代,與其需要攻守全才的他墮後打中堅,倒不如把他維持在中場更好;印象中丹比利亦甚少打中堅,首先便有相當犯規嫌疑下撞跌單刀的巴舒亞伊,然後再失位跟漏入楔的阿朗素讓其無人看管下怒射而入。與其聚焦於洛里斯的撲救手法或雲耶馬的控失,其實派丹比利打中堅這個奇怪配置對勝負更為重要,普帥這裡有點老貓燒鬚。

從戰術上看,普帥以鏡像343應戰很正路,但卻被干地黃雀在後的祭出352,攻其不備的令普帥焦頭爛額,即使普帥已像「橋王」般在比賽中途多番出招及變陣嘗試即時找出弱點,但干地的352在不同試探下仍相當穩固,可見干地除了想到這招,更在一周內令球隊盡量演練馴熟,並非天馬行空虎頭蛇尾,成為新一招戰術變陣的神來之筆致勝,不懼於無人可用反而勇於變陣的膽識及排練心思之細密值得稱讚。這個故事亦教訓英超,真的不要再攻入車仔3球,激癲了干地令這個瘋漢又研究出新陣式,條友真係唔係人咁品。(上仗對般尼是干地自輸阿仙奴0:3後再次失掉3球。)

前港隊教練執教印尼

$
0
0

現時舉行緊嘅東運會男子五人足球奪金大熱係泰國,由2007年成為東運會項目後泰國已三次奪金,再睇亞洲錦標賽成積一向唔錯,經常能夠打入四強,東南亞錦標賽更係屈晒機,講細波泰國絕對係亞洲一線勁旅,所以今日東運會男子五人足球小組賽泰國對印尼幾乎冇人睇好印尼,因為印尼男子五人足球成積一向唔算標青,而且荷蘭人Victor Hermans接手球隊後有幾位主將落選,但最終印尼爆冷贏泰國4比1,嚇到球迷瀨屎。

熱愛韓流文化嘅Bambang Bayu Saptaji係其中被公認技術最好嘅一位印尼男子五人足球隊球員,曾經外流中國加盟大連元朝隊,成為印尼五人足球史上首位效力中國球會嘅球員。佢一直都係印尼五人足球國家隊進攻核心,不過Victor Hermans就指呢位好波之人狀況唔太好,其他幾位主力如是,寧願起用新人,呢個舉動當然惹起一部分關心印尼五人足球嘅球迷不滿,不過今日一戰就令所有反對佢嘅球迷收皮。

喺東運會史上,印尼男子五人足球隊從末奪過金,但喺東南亞圈內計都算係一支勁旅。而教頭Victor Hermans來頭唔細,曾經係1989年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錦標賽神射手,1992年成為香港男子五人足球隊教頭,帶領香港出戰由香港做東嘅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錦標賽,大家又有冇印象?

備受壓力的曉士暫時舒一口氣

$
0
0

力爭避免成為本季首位被炒的英超領隊,曉士的奮勇反抗開始了。

上周史篤城對阿仙奴一仗開賽時,當地評述員麥馬拿文表示,對曉士開季僅一仗便面對被炒的壓力感到不解。其實筆者反而對他這種看法感到莫名奇妙。本季季前,如果提到本季第一位被炒的英超領隊,史篤城領隊麥克曉士在不少球迷心目中肯定榜上有名,而筆者甚至會認為是大熱門。原因很簡單,從實際成績來說,經過三季積分50+ 的第九名後,曉士在第四季的成績下滑,只能以第13名完成,而聯賽積分更是令人失望的44分,更甚的是,就連原有的主場威力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曉士接手後的史篤城,起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穩步進佔top 10,正是進步的實證。但在本季開季前,他們近18次遇上現在所謂的big 6,悉數落敗而回,當中更不乏丟人現眼的大敗,而上一次能遇上所謂big 6而保不敗,已經要追溯到2015年。這一年多以來,曉士的史篤城似乎正逐步推翻球隊幾年來的進步和成長。

我們來看看史篤城從2016年起擊敗過的球隊:新特蘭、侯城、史雲斯、屈福特、般尼、水晶宮、米杜士堡、修咸頓、史提芬尼治、諾域治、般尼茅夫、維拉、紐卡素、韋斯咸及唐卡士打。由此可見史篤城已好一段時間沒帶給球迷任何驚喜,這也是為何史篤城球迷漸漸對曉士失去信心和耐性。如果看看本季的賽程,大家會發現,史篤城要到12月才會首度於主場出戰去季排名比自己低的球隊,這一點也是筆者認為曉士的帥位危危乎的原因。

撇除實際成績,即使從球隊表現的角度來說,曉士的領軍似乎也一樣出現倒退。上任初期的甚麼「stokalona」,甚麼「巴塞B隊」,已不復見,球隊進攻模式已回復曉士接手前那種單調直接,這從去季的攻擊人選可見一二:保贊被外借、高治得到重生、禾達斯變回主力球員。至於曉士在球員收購和軍容整備方面也不太成功:主力一直老化,卻未見提抜多少年青球員,失敗的收購又比成功的多,令史篤城球迷對前景難免感到憂心。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事情看來有了一點轉機。上周是球隊本季首度於主場出戰英超,最終成功擊敗屬big 6 之一的阿仙奴,中止球隊超過年半未能打敗前列份子的劣績。在上文提到的戰勝球隊的名單上添上阿仙奴這種級數的球隊,對球隊上下是很大的鼓舞,也絕對有助球迷和球員重新建立對曉士的信心,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也好。

除了拿下三分外,曉士的球員安排和調動也帶給球迷一點驚喜:三中堅陣式史篤城這兩季都演練過,自然不算,但與阿仙奴這種級數的球隊對陣,竟起用三名前鋒出任正選,同時再於後備席上擺放三名前鋒,令不少球迷感到意外。然後上半場中段,沙基利受傷,曉士竟然換入貝拉軒奴,令球隊陣中出現四位前鋒,這種具膽色的正面調動,是近兩季甚少見到的。到了下半場中段,曉士決定換下謝斯,如果此時他換入中後場球員以求守住勝果,大家都會理解,但他再次令人意外地以攻擊球員蘇比入替。調動驚喜之餘,能發揮功效才是重點:後備上陣的貝拉軒奴為致勝一球交出助攻、而蘇比的跑速和竄擾也為球隊注入不少生氣。

這為不止,曉士在本季的轉會窗,借入了蘇馬並購入謝斯,兩人都這仗表現都頗出色,蘇馬在後防穩如泰山,而謝斯則為球隊一箭定江山,其表現更讓不少人覺得他是陣中最出色的球員。結果曉士成功完成全取三分、給球迷驚喜、新收購踢出身價波這個帽子戲法。

在爭取避免成為本季首位被炒的英超領隊的路途上,曉士算是在劣勢下展開了反抗,踏出了奮戰的第一步。與此同時,韋斯咸的防守表現,令比歷也開始陷入危機,也是不少球迷眼中的次熱門。此外,大家也千萬別低估紐卡素班主艾殊利破壞美好事物的能力,每次球隊遇上順境,他總會及時出現搞破壞,不會讓球會好過,因此賓尼迪斯忍耐力的高低,也可能令首位被炒領隊之爭,出現戲劇性的轉變。

原文刊在此
Box to Box Facebook Page

Viewing all 292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