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24

黃冠能:從奧運看香港的國際地位

$
0
0

圖:歐鎧淳(Stephanie Au)面書專頁

文:黃冠能(《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今屆奧運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開幕禮上,泳隊女將歐鎧淳手持特區旗,率領港隊進場,獲中外傳媒盛讚為最美持旗手。有趣地,此事亦令全球觀眾注意到,原來香港在奧運有自己的代表團;不少外國人嘖嘖稱奇,紛紛在社交網站上討論,有人說不敢相信自己所見,有人聲稱香港不過是個中國城市,甚至有人好奇香港是否已經從中國分離!

大部分香港人看到這些帖文,相信會感到啼笑皆非,但這其實反映一個嚴重問題:全球社會對香港的獨特身份及自治地位,在主權移交19年後,依然所知不多。如果日常有留意國際傳媒的報導,不難發現外國記者經常將大陸和香港混為一談。譬如經濟新聞,即使大陸和香港是兩個經濟體,國際傳媒在報導大陸經濟時,卻不時用上香港照片,或把香港的國企指數,簡單當為大陸股票市場的指數,甚或標題是講大陸經濟,內文卻其實是談香港經濟 ── 雨傘運動相信是明顯例外,國際政治記者就明確區分,這是香港的社會運動,而不是大陸。整體而言,香港在國際傳媒眼中,越來越被歸類為「中國大城市」。

然而,香港有特殊的國際地位,在很多不同的國際組織,譬如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都以「中國香港」的名義,擁有獨立成員身份,而不隸屬於「中國」。《基本法》第150至第157條清楚說明,香港在經貿、航運、通訊、文化、體育等對外事務上的自主性,包括以不同形式參加各種國際組織、簽署雙邊協議 / 國際公約、設立駐外經貿辦、讓外國在香港設立領事機構等等。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對外事務自主權,相信遠遠高於大部分的海外自治區(例如蘇格蘭和加泰隆尼亞),全球社會卻對香港的獨特地位所知甚少;更不堪的,是隨著北京不斷侵蝕香港的獨特性和核心價值,世人只見不可一世的天朝中國,而不見還有自主性的香港。香港原來的全球城市角色日漸褪色,越來越多人相信香港已全面受到中國控制。

長此下去,香港的國際地位將被動搖。一旦全球社會不再認識或認同香港有本身的自主性,那麼香港原來一直扮演的亞洲中心、全球城市等角色就會被遺忘,而香港將逐漸淪為一國一制下的「中國大城市」。要扭轉局面,依靠梁振英政府結果必然是徒勞無功。民間社會要自己主動走出去,宣傳香港的自主性,聯繫世界,教世人重新認識香港,此之謂「民間外交」。

〈延伸閱讀〉
香港前途決議文
《香港革新論》 Facebook

本文章原刊於《蘋果日報》評論版,特別鳴謝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24

Trending Articles